精选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说教材]
《石榴》是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说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4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石榴生长过程
[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二 说教法、学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三、 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课件,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掌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说说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听读想象,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说说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四、 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五 布置作业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说教材】
《海底世界》这是一篇以介绍海底知识为主的科普类文章,主要介绍了海底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根据本单元的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这篇文章可以分两段:
第一段(1—2):主要介绍海底的奇异景色;
第二段(3—5):主要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
【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写“是否”等词语,理解“窃窃私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会背诵第2自然段。
3.能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的句式造句。
4.知道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点】
1.了解海底景色的奇异;
2.能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的句式造句。
(把这两点作为重点的理由是:奇异是第一段的中心词,有利于文章知识的集中与拓展;排比式的句式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排比的好处,还可以积累写作经验,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是能够具体地了解海底景色的奇异。
【说教学时数】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教学目标,我安排了2课时来教学这篇课文:
第一课时:学会“否、窃、汪”3个生字,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具体了解海底奇异的景色,感受海洋的奇特。
第二课时:学会“肌”等5个生字,理解“梭子”等词语的意思。了解海底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秘密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海洋意识。
【说学法】
科普类文章往往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比较容易理解。我觉得在这堂课中:
“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体现了学生为本,教师是一个组织者的新教学理念;其次,“感情朗读”能够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出海底景色的奇异,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形象表演或者声音模仿既是对抽象文字的具体反应,又是培养学生其他能力(比如表演能力)的一个契机。
【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能更清晰而又形象的了解海底的奇异景色,除了用“朗读品析法”和学生进行交流以外,我还较多地应用了电化教学,如:利用投影片展示海底的景色,用音乐感染学生,用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结合上述,我设计了5部分来完成我的教学:一、放飞想象;二、眼见为实;三、侧耳倾听;四、总结全文;五、作业布置。具体过程如下:
【说教学过程】
一、放飞想象。
播放一段海浪与海鸟相伴的音乐,引导学生静静聆听,在脑中自由想象。欣赏完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听到的大海的样子等。(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帮助教学者了解学生对大海的已有认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机地进入课堂)
二、眼见为实。
播放录像,感受海面的波涛澎湃。
1.联系画面,理解“波涛澎湃”的意思。(形象而直接)
2.设问句激疑:你可知道,大海深处的景色是怎样的吗?海面上虽然波涛澎湃,海底却是一片宁静。若不相信,就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海底宁静的原因。(这样自然地就带领学生进入了课本)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海底:宁静
3.请生再读一读课文,可以探讨,看看海底还 ……此处隐藏15395个字……。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丰富,情节生动,三年级的学生一般无法一下子体会感悟出本文的主旨思想这一特点。特制订了以“问难质疑法”为主、朗读品味法、情景陶冶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辅助教学。朗读训练是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思想的主要方法。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多次反复朗读课文,来熟悉课文并体会诗人在重阳佳节独在异乡思念远方的亲人的思想感情。
学法:我制定了以合作探究法为主干线索贯穿全文,讨论交流法和超越文本法为辅的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年龄的认知水平,本课教学我将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这里我将采用多媒体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一、揭课题,悟诗题。
诗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对诗题质疑问难往往是打开理解课文的“窗户”。因此我从诗题入手,请同学们谈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关于什么主题的故事,以此来查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成度和为下面学习解剖课文打下良好的铺垫基础。
二、读文本,解诗意。
“孤独”和“思念”是理解全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具有“牵动”全文的作用。只有抓住这两个关键词,才能顺利地开展本课的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每一句的理解我都紧紧围绕“孤独”和“思念”展开渲染、指导、理解。
三、括全文,延思念。
通过介绍其它诗人因为想念家乡而写下的诗句,借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把对课文的理解融入进朗读中。
板书设计: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对 更加孤独
比 更加思念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0《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在例文本课教学时,能够依据新课程理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并把学生的发展做为课堂追求的目标。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做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2、不要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例文了如下四大板块: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三) 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四、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五、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五、教学过程例文: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假如你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他们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
第二板块: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1---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首先使学生了解“这9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而后抓住重点词“奚落”进行挖掘,“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让学生找一找、划一划,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下来,课件两次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二板块: 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再深入的探究是不是真的像铁罐说道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抓住重点句子(1、2)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抓住最后一段,知道铁罐并不刑他自己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①、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②、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第三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例文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借此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板块: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交流。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文档为doc格式